李方旭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及丰富的临床诊疗技术,擅长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脏疾病,肥胖、甲状腺及男科疾病。
查看详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患者可有疼痛、脊柱变形和身高短缩等临床症状。中药熏蒸:是将药力与热力结合,可透皮触骨,直达病灶,起到活血化瘀、疏通腠理、调气活血、通络镇痛的功效,所用药物多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祛风除湿通络为主。中药制剂贴敷于局部或穴位处,在不断的刺激中缓解骨质疏松引发的疼痛和痉挛,提高骨密度,改善人体平衡功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积极推广实施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诊疗方案与临床路径,优化《骨质疏松症诊疗常规》,提高临床诊治能力; 2.积极开展以门诊各科室及社区门诊为主制定骨质疏松症预防宣传手册,从而借国家区域内分泌诊疗中心、学会平台,通过学术交流、研讨,促进专科内涵建设的提升; 3. 进一步引进人才及相关设备,开展更多的骨质疏松治疗技术; 4. 逐步引进骨科中心建设理念(骨内科、骨外科、康复科相结合的综合诊疗模式)。
查看详情该学组以加快国家区域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为目标,结合专科的特色,确定专科明确而稳定的中医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学组设立专科门诊1个,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2人;拟定床位20张,中医治疗室2个,诊室1个,宣教室1个。结合专科特色,确定专科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 1.积极推广实施痛风病(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诊疗方案与临床路径,进行疗效总结分析及不断优化,提高临床诊治能力; 2.积极开展痛风病(痛风性关节炎)继续教育学习班,从而借国家区域内分泌诊疗中心、学会平台,通过学术交流、研讨,促进专科内涵建设的提升; 3.进一步对难治性痛风病的难点进行攻关,如反复关节肿痛等。
查看详情该学组以内分泌甲状腺疾病临床诊疗为导向,计划研究开发参贝夏甲丸、参附升甲丸、二陈枯甲丸、银蒲赤甲丸等院内协定方,临床开展甲状腺功能全套检测、细针穿刺、射频消融等现代技术,形成了中西结合、内外并治的系列特色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规范化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学组涵盖甲亢、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以及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肥胖、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病。科室集甲状腺内科、内分泌病科、甲状腺外科等优势力量,与眼科、超声科、细胞病理科紧密结合,多学科协作诊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学组现有医护技人员2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医师3人,硕士学位6人。配有便携式彩超、彩色多普勒仪、肌电图、数字眼底照相机、射频消融仪、人体成分分析仪、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中医舌色仪、人体经络特性检测仪等仪器和设备。
查看详情糖尿病康复学组目前中级职称2人,该学组探索建立糖尿病中医药康复指导中心模式,针对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健康需求,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治未病和健康管理为核心,以医保支付为纽带,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分级诊疗、中西医结合健康干预等为一体的糖尿病中医药康复指导中心。
查看详情糖尿病胃肠病变学组现开设有糖尿病胃肠病变亚专科门诊和糖尿病专科门诊、住院病区和中医特色治疗室等。全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建设合理,现有医护人员16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学组围绕糖尿病胃肠病变,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性便秘、糖尿病性腹泻等糖尿病慢性胃肠疾病形成系列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胃肠病变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康复和全面调摄。已开展中医定向透药、胃肠动力生物反馈治疗、中药直肠滴入、中药熏蒸、中药足浴、穴位埋针、穴位贴敷、耳穴等特色治疗。尤其是应用“三穴三法”治疗糖尿病胃肠病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查看详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学组目前拥有医疗人员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研究生学历3人。本亚专业主要以糖尿病相关眼病,重点以眼底病为研究方向,突出中医治疗特色,开展诸多中医治疗项目:中药饮片+局部中药导入+针刺三位一体治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各期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玻璃体腔注药术后的中药参与治疗运用临床匀取得良好疗效。学组将眼针、电针、揿针、中药离子导入等多种中医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期及有糖尿病史的干眼症,色素膜炎,视神经炎等。近几年共发表国家及省级论文8篇,专著2部,参与起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21-09-24)》。本亚专业围绕专科专病进行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以国家区域中心的发展为契机,带动发展中医眼科学科建设,力争成为治疗体系完整,中医特色突出的中西医结合眼科中心。
查看详情